距40周年所庆日还有 所庆日:2020/11/19

今与昔 ——赵宏旭

来源:

  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不觉中实验动物研究所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值此研究所30华诞,作为一名“老”职工,心中颇多感慨。伴随着研究所一起成长的我,就好像院中那棵一天天长高的松树,共同见证研究所不断成长壮大的奇迹!

  伏案静思,回首往事,研究所从成立至今,取得过骄人成绩,也历经过风霜雨雪,一路坎坷,风雨兼程。研究所能发展到今天,实属不易,许多同事都写了纪念文章,追忆研究所走过的艰辛历程,赞叹现在的研究所发生的惊人巨变。从初来研究所到今天,我在这里生活、工作、成长的每一天,就像回放的电影,一幕一幕展现眼前......我只能从一些经历的事件中,感受她的成长,并与曾经在这里生活、工作过以及仍留在所里的同事们分享。

  一、从培训班到国际会

  记得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刚刚来到研究所参加工作,我所在的研究室承担了一项由“世界卫生组织(WTO)”委托举办的遗传监测技术培训班。那时,与国外专家共同工作,在国内很少。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大街上外国人很少见到,偶尔出现一位,便能获得很高的回头率甚至引起围观。

  因此,所里对于这个培训班非常重视,把它看作是一项很重要的科研工作和外事工作来做,但是,由于当时与国外友人接触的太少,我们见识的太少,更重要的是条件有限,不知能否办好,生怕造成不好的影响。在那个时期,任何与国外专家学术上的交流活动都会赋予其很重的政治色彩。

  外国专家来到研究所,培训班如期举办,可是所里却没有一间像样的实验室,我们只能借用协和医科大学的学生实验室进行教学实验。培训班使用的仪器,也是外国专家从国外带来的,甚至连实验用的动物都从国外空运。当时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也是十分简陋,大家围着几张桌子拼起来的大课桌听课。没有投影幕布,幻灯机只能把图像打在墙上。我想经历过那段岁月的同事大概都还记得当时的场面。我们无从感受当时外国专家的内心想法,只能为当时的条件感到愧疚。


研究所科研楼

  2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研究所,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已经成为科研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研究所每年都承担十几项国际合作的项目,几乎每个月都有国外专家来访和举办学术讲座。这些当然依赖于国际、国内大环境的改变,但是更重要的是得益于研究所的发展,得益于研究所科研条件的大幅提升。近几年,国外专家来访、所内科研人员出访已成为很平常的事情,国际合作项目与日剧增。作为实验动物的科研机构还通过了国际上AAALAC认证,秦川所长还进入国际实验动物组织的领导层。国际实验动物科学理事会(ILAC)主席戴莫斯(Demers)博士也被聘为我们的名誉教授。现在不但可以举办各类有国外专家来讲课的培训班,还承担了中日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中国实验动物人材培训中心”,甚至可以邀请组织更多的外宾参加大型学术活动。2008年9月,研究所作为承办单位,联合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共同举办了“亚洲实验动物学会联合会(AFLAS)第三次会议暨中国实验动物学会(CALAS)第八届学术年会”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近200名外宾前来参加会议。会议的成功举办,得到了与会外宾的高度评价。现在我们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有所愧疚,而是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

  二、从搅磨器到核磁共振仪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的道理,要想让科研实验做出令人满意和准确的结果,仪器设备是否精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许多科研项目之所以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与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研设备是分不开的。因此,改善科研条件,购置先进仪器是取得科研成果的重要环节之一。

  记得,当年我在实验室做实验的时候,需要一种仪器对样品进行研磨。当时研究所只有那种手工的研磨器,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为了能顺利开展● 研究所科研楼工作,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就开动脑筋想办法,并得到当时基础医学研究所设备维修师傅们的帮助,土法上马,改装一台旧的搅拌器,配上自己定制的玻璃棒,拼合成一台研磨器,我们称之为“搅磨器”。虽然能应付使用,却是三天两头的出毛病,闹罢工。这样虽然对实验数据影响不大,但是费时、费力,实验结果也总不能令人满意。当时使用的电泳仪也很陈旧,输出电压时高时低,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有很大差距。其他一些仪器设备也是如此,我现在还记得当时那台老式离心机的样子,蠢蠢的一个铁家伙,使用起来噪声极大。

  现在,当你走进研究所的实验室,看到的仪器设备就会令你感到惊讶。如果你曾参观过国外的实验室,会发现这里和国外实验室没有多大的区别,配备的都是顶尖的仪器设备。例如实验动物专用的CT、核磁共振仪、病理切片扫描仪成像系统、显微外科手术镜等等,应有尽有。这些仪器的装备,无疑从侧面反映出研究所经济实力的显著提高,也反映出研究所科研水平、科研力量的巨大提升。高素质的科研队伍,装备上先进的仪器,如虎添翼,必定会推动科研水平的提高。


作者在实验

  三、从地下室到科研楼

  25年前,刚刚来到单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陈旧的小楼,看不出一点正规科研机构的样子。一座昏暗的楼房,上下三层,其中还包括一层地下室,几个研究室就挤在下面一起工作。遇到夏天雨水大的时候,地下室就会积满雨水,经常要用一个抽水水泵把积水抽出。昏暗潮湿的地下室,让人透不过气来。楼上的空间也是非常的狭小,本来就很拥挤的楼内,既有科研实验室,也有行政办公室,还有动物繁育室。许多大型冰箱、离心机、孵箱都是放在走廊过道,噪音以及仪器使用时散发的热量充满在楼道里,令人烦躁和不安。在那种环境下工作,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很难得到保障。设备的陈旧,超负荷的运转,经常引起楼内停电,影响科研实验的顺利进行。

  记得1991年冬季搬家那几天,气候异常寒冷,天上还夹杂着雨雪。可是职工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就要搬进新的实验室了,大家都期盼着科研条件能够尽早得到改善,如今这种愿望终于得以实现了。

  现在研究所的科研大楼坐落在潘家园居民区中,很不起眼,也谈不上壮观与富丽堂皇,但是整体的环境却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经过装修改建的科研楼,宽敞明亮。从内到外散发着一种现代、专业的科研气氛。楼内实验室布局合理紧凑,各种仪器摆放有序,科研人员在舒适的环境下紧张而忙碌的工作。门禁、标牌、监控设施齐全,这一切都反映出这是一个管理严格、科研氛围浓郁、专业正规的研究机构。

  长时间没有回所的老职工来到研究所后,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变了,研究所今非昔比了,环境变了,实验室变了,人员的面孔变了,人的精神面貌变了......

  是的,变了,一切都变了。有人说,人上了年纪喜欢怀旧,常常想起以前的事情。作为一名“老”职工,看着研究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难免会想起过去发生的故事,难免会从中进行今与昔的对比。30年,研究所的发展可以说是历尽坎坷,要说变化最大的还是近几年。研究所有过曾经的荣耀,但是也有过濒临解体的低谷。一个国内唯一的实验动物研究机构几乎到了被别人合并的地步,作为她的员工也曾心痛,也曾黯伤。2003年以后,是以秦川所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带领着这支走过风雨的团队,怀着对事业的追求,怀着对研究所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不离不弃,团结一心,在研究所发展的紧要关口,知难而上,知险而进,再造了研究所的辉煌。同时也为自己身为其中一份子感到骄傲。

  风雨过后的彩虹格外艳丽,涅槃后的凤凰将会永生。回顾往昔,感受今日,展望未来。我衷心祝愿伴我一起生活、工作、成长的研究所更加强大,更加辉煌。

三十春秋悲与欢,

今非昔比易容颜,

更待明日辉煌铸,

会当凌绝我为巅。

  仅以此文贺研究所三十华诞

  【作者简介】:赵宏旭 主管技师 学会办公室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1986年来研究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