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30日 星期二  您是第12345117位访客
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详情

我只是一个专业团队的缩影--医科院动研所向志光

2020年03月02日 来源:

  2020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接到科技攻关任务后,全力做好应急攻关任务的组织协调,充分利用现有研发基础,集中力量、快速突破,成功研制出疾病动物模型,为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提供科技支撑。研究所实验动物质量保障平台向志光副研究员是整个团队的关键一环,一直奋战在科研一线,他专业高效的工作大大推动了项目的进展。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本次任务中向志光副研究员负责大动物模型的X光检测。2019年12月31日,了解到新冠肺炎相关信息后,向志光副研究员就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并及时做了相关的准备。目前的动物专用X光机,需要提前预判动物的状态、大小、可能会出现的影像信息以及动物模型X光影像和感染病人CT影像之间的差异识别调整。在实验动物到来之前,向志光博士就已带领平台人员快速完成预实验,调整好机器参数,以确保正式的实验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清晰的影像拍摄及准确的分析。

  说到专业精神,向志光副研究员回忆起十年前的一个场景:“刚参加工作时我30岁,负责影像工作,经常周末加班分析照片。一次在实验室遇到秦川教授,一起讨论刚洗出来的照片,秦教授告诉我做专业的事要有专业精神,因为我本身是做技术研究和动物实验的,影像工作应该去跟专业人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事实证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有专业技术和专业精神”这个理念一直引导这个团队向专业方向发展。

  敬业奉献精神

  整个动物实验都是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ASBL-3实验室)进行,实验室压力梯度约-100多帕,除全套防护设备外,向志光副研究员还需穿戴几十斤重的X射线防护服。这种状态下站立一个小时就会觉得很累了,但他每天都要这样工作好几个小时,只能在队员准备其他工作时稍微坐一下,每天脱下防护服的向志光都是满头大汗,瘫坐在椅子上喘息好久,泡在汗水里工作成了他工作的常态。

  向志光副研究员说“2003年SARS团队的老师们也穿着一样的防护服,背负着一样的重量在坚持工作,而且当年机器和技术都不成熟,耗时时间更长,多年来这个团队一直是这样工作的。”研究所感染性疾病研究科研团队从2003年开始组建,一直从事动物模型构建、药物评价等工作,承担过H5N1、H7N9、MERS等国家应急任务,团队不断壮大,但是团队的敬业精神从来没有改变过。团队精神的代代相传,使每一位队员都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前进。

  准确的信息对于模型的制备、疫情的分析、疾病风险的控制至关重要,向志光副研究员还承担部分信息检索工作为团队决策提供帮助。春节假期,他每天在所里工作到凌晨才回到家,然后在家继续研究分析,直到下半夜。有时候睡不了多久就醒了,想着今天再多做些工作。“我作为工作组其中的一个环节,完成一小段工作之后就可以稍微休息,而决策团队的领导们却不能,研究所各工作组的工作最后都要汇总到决策组,所以他们的工作强度是非常大的。这些工作不是说996可以衡量的,是连轴转的或者是没有休息的。”

  尽管工作时间长、强度大,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没有人提出要歇一口气,这是一份科研使命和社会责任。大家都希望模型早一天问世,疫苗和药物早一天研发出来,疫情早一天结束。

  专业管理理念

  “你认为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有生物安全问题的实验室吗?不是,生物安全实验室是把所有的生物安全风险都进行识别并进行控制的实验室,是一个安全的实验室。”这是秦川教授不断在团队内强调的管理理念,向志光副研究员一直牢记在心。尽管生物安全实验室不是一个有安全问题的实验室,有些风险可以设法防范,但有些风险则无法预知,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实验人员更要学会风险识别、健康管理,保证自己身体健康不生病。整个团队也一直持续在进行生物安全管理、风险防控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学习,从而提高技能。

  这是一个具有专业技术、敬业精神和专业管理理念的团队。这样的团队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7天内便成功建立了新冠肺炎转基因小鼠模型、9天内再次建立了实验猴模型,这个团队创造了动物模型应急研制历史上的奇迹。

  然而,向志光副研究员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我只是一个专业团队的缩影,我只是专业团队的一份子”。

图  向志光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