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14th,2024  You are the 1601314 Visitors
Home > News > Events> Details

突出重点 全面推动院校“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

2012年03月07日 Source:

各位代表,同志们:

2011年,是近期医改五项重点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二五”卫生发展的开局之年。一年来院校在卫生部等上级部门的领导、支持与帮助下,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群策群力,谋全局、抓改革、促发展,积极推动院校事业科学发展。现在,我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报告院校2011年的主要工作,部署2012年院校的主要任务。

首先,我要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报告去年教职工代表大会上确定的8项院校2011年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2011年重点工作回顾

(一)按照院校“十二五”规划,开展5个层次的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建设

2011年院校按照“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人才培养与支持体系建设思路积极开展工作,全年投入经费2980万元着力狠抓人才队伍建设,投入经费比2010年增长2.8倍,成效显著。

1.新增院士3人。2011年度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开展院士增选,院校推荐了9位候选人,其中3位候选人当选,赵玉沛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郎景和、詹启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院校共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两院院士总数达27人。

2优秀创新团队建设。2011年度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评审中,药用植物研究所陈士林教授为带头人的“中药资源学”被评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

3.协和学者特聘教授、协和创新团队和协和新星建设。2011年,院校首次开展了“协和创新团队”评审,“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艾滋病的基础及临床前研究”等7个团队当选2011年协和创新团队,每个团队资助科研配套经费100万元。聘任廖泉等13位同志为协和学者特聘教授,每位教授资助科研配套经费100万元,聘任胡勇同志为聘协和学者讲座教授,资助科研配套经费50万元。李剑等15位同志当选“协和新星”,每人资助科研配套经费30万元,以上经费由院校和所院共同匹配。

4.博士后工作。2011年院校办理博士后进站54人,出站23人,在站100余人。积极实施院校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开展协和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工作,顾海勇等11位博士后研究人员获得协和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平台经费55万元。组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批特别资助申报工作,院校申报5人,2人当选。组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九批面上资助申报工作,院校4人获二等资助。组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五十批面上资助申报工作,院校2人获一等资助,2人获二等资助。

(二)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委工作

1.深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院校党委制定了《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工作要点》,对全年创先争优工作作出部署。院校网站设置了创先争优专题网站,深入宣传报道创先争优活动。把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落实“十二五”规划相结合,通过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活动、党支部主题活动等,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2名同志荣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表彰了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7个,优秀共产党员155名,优秀党务工作者47名。

2.做好迎接建党90周年的各项工作。举办了“信仰与责任——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型展览”;举办了院校纪念建党9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征文活动。结合实际工作与行业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和教育活动,强化党员意识。激励党员、群众以更优异的工作成绩为迎接建党90周年献礼。

3.进一步推动创建学习型政党。以党务工作为专题,组织党建工作课题研究,继续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各所院参加2011党建课题申报,共有16个单位申报17项课题。2篇研究论文被选为2011年全国党建研究会科研院所专委会年会交流论文,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加强干部培训,2011年重点进行“重上井冈山,再走挑粮路”党性党史专题教育,分四期在井冈山进行,院校共共171人参加,155名参训人员的心得体会汇编成册。进一步加强了院校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

(三)制定院校在国家新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的路线图和工作开展方案

2011年4月25日上午院校主要领导向卫生部部务会汇报院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制定情况和相关内容。根据卫生部领导的指示精神,4月25日下午院校党政联席会决定成立院校发展规划办公室, 负责协助院校领导制定国家新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 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方案。

院校发展规划办公室成立后,在曹雪涛院长、曾益新校长的领导下,召开专家研讨会、脱产写作、征求院校领导班子意见,几易其稿,反复提炼。 2011年7月,国家新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方案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方案已提交院校领导班子务虚会审议通过。

按照《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将围绕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求,突破制约我国医学科技自主和持续创新的机制障碍,以中国医学科学院为主体,建设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以公益性行业专项等为调控手段,集成和优化地方医学科技优势资源,适时共建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与其他部委所属单位共建研究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整的医学科技创新研究网络。形成以体系核心—体系分支—体系节点构成的布局优化、机制灵活、支撑有力的新型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在破解我国服务全民健康的科技难题上取得关键性、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提升国家保障健康与防治疾病的科技水平。

——形成一套创新机制。建立促进共享、共进与共赢的新机制,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发展模式更加完善。

——形成三大方面储备。建立适应发展和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储备、知识储备和技术储备,国家医学科技创新实力更加强大。

——形成多层次研究网络。建立联合协作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科技研究网络,保障全民健康的国家医学科技支撑更加有力。

《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中还制定了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路线图,路线图涵盖了2011年—2020年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任务,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下一步院校还将在全院校范围内对《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反复研讨论证,形成《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规划》定稿。

(四)制定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建设的路线图和工作开展方案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中国引领、国际一流的医学院。具体目标包括:(1)优化与发展高层次、长学制医学精英教育的理论与规律;(2)实现学校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办学空间的实化;(3)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培养模式;(4)积极探索和建立充分利用院校合一的优势建设研究型医学院的运行机制;(5)建设国际一流的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6)建设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和医学教育研究体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方案》提出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的10项主要任务,即:(1)实化学校的领导班子和相应的管理职能部门;(2)实化学校的教师队伍;(3)实化学校运行机制;(4)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进行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5)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6)建设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和全科、专科医师师资培训基地;(7)探索建立与科研院所一体,科研支持教学的研究型大学管理和运行体制;(8)加强与清华大学合作办学;(9)推进大医学教育体系建设;(10)实化和拓展学校办学空间。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方案》中也制定了教学实体化路线图,路线图涵盖了2011年—202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建设的任务,为北京协和医学院的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加强院校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

1.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新药创制工作的发展思路,结合国家的重大需求、国际前沿学科的发展趋势,以及院校发展规划中建立重大新药创新研究体系的目标,通过近二年的筹建,经2011年9月30日院校党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正式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以下简称“药物研究院”)。药物研究院以药物研究所、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为核心,并整合实验动物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的相关优势学科,以及北京协和医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的临床药理研究中心等单位或机构,通过功能整合、研究方向凝炼,组建“相互依托、优势互补、互为支撑、相辅相成”的科技资源体系,从而构成从药用资源、基础研究、新药研发、实验动物、临床试验为一体化、交叉性及完整的重大新药创制体系。药物研究院拟由16个研究及技术中心构成。药物研究院成立仪式已于2011年12月17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桑国卫副委员长、陈竺部长以及有关部委、国内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代表、嘉宾和院校人员等约300人参加了成立及揭牌仪式,并同时举办了药研院的首次药学论坛大会。

2.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根据院校的发展规划,经2011年9月30日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院校成立了“中国医学科学院糖尿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糖尿病研究中心”)。糖尿病研究中心的成立及揭牌仪式于2011年11月14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成功举行。糖尿病研究中心将针对国家需求,着眼院校发展,注重学科交叉和转化医学研究,注重跨所院的科研协作和团队建设,整合内部资源,争取外部资源,积极承担国家任务,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并给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糖尿病进行深入、广泛的创新研究,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筹建院校转化医学中心。从国家重大需求出发,以攻克重大疾病如心血管、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及重要传染病等为着眼点,院校多次召开由院校领导、所院领导和专家参加的院校转化医学中心建设规划与协调会。将以北京协和医院为牵头单位,整合医科院相关所院的优势资源及条件,突出研究重点,重视平台建设,利用临床优势,结合基础条件,加紧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转化医学中心”,争取达成国家转化医学南、北中心“同行同试”。目前已完成转化医学中心发展规划的起草撰写工作。

4.重点实验室建设。2011年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药物所申报的“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批准筹建。目前院校共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疾病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六)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

2010年国务院文件(国办发【2010】48号)将我校“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这标志着我校的教育改革作为国家任务确定下来,并且将作为高层次医学教育改革的唯一引领和示范。一年来,学校积极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

1. 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储备师资,启动了骨干师资培训工作。在新的培养模式改革中,为了促进培养目标的实现,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尤为重要。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2011年学校经过笔试、二级学院预选、校级专家面试等多轮选拔,挑选了基础学院和临床学院6名骨干教师赴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有关课程整合及相关教学技术的交流学习。这批骨干教师于2011年9月派出,已于11月学成回国。在学校基础学院、临床学院进行了学习汇报交流,发挥了骨干的作用,带动了一批中青年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申请相关的教育改革课题,为学校承担的国家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储备了师资。

2. 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储备学习资源。随着医学教育学的发展,为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按照“成人学习理论”(Adult Learning),许多新的教学方法逐步得到应用,如e-learning、虚拟教学、模拟教学等。支撑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是丰富的学习资源,如网络教学资源、模拟病人、虚拟病例等。2011年下半年,学校完成了北京协和医学院创新性教学资源体系建设(一期)。建成了网络教学及远程教学系统,网络阅卷和成绩生成、分析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 。按照合作协议,从密西根大学引入了大量的教学音频和视频材料,目前正在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处理,以便上网供师生们使用。引进了美国DXR的虚拟诊断软件,经过临床学院教学团队的大量工作,已经完成了其中病例的汉化,并经过临床专业学生的试用和评估,目前已经进入临床模拟教学中心的建设计划。通过小范围的使用,可以肯定该软件系统适合医学生和医生的技能培训,符合中国的国情,同时能反映出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有关临床思维模式和训练方式的优点,结合标准化病人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规避临床风险,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临床能力。

3. 开展考核评价方法改革培训。保障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建立与新的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2011年10月14日-15日,学校召开了“北京协和医学院首期试题库与考试系统培训及研讨会”。各所院教务管理教师及一线教师8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邀请专家进行了“现代医学考试系统,命题,题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开发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系统(CCS),培养学生临床诊治能力 ”,“美国国家执业医师考试(NBME) 最新进展”、“医学考试的出题与审题”及“命题、考试系统的功能及操作方法”等专题讲座,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组培训和讨论。为我校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奠定了基础。

4. 推进学生职业素养工程建设。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实施中,“职业素养教育”将是改革后的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组织开展了多项“职业素养”相关研究。近百名师生申请了18个课题,从教育教学内容改革、隐形课程设计、协和传统等方面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进行了探讨。编辑出版了10余本、60余万字的“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程”系列读物。

(七)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创建教研型医院

1.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3月27日院校召开了以“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为主题的2011年院校医疗工作会。在公立医院改革攻坚和十二五规划开局的2011年,通过院校医疗工作会议的方式促进院校所属各家医院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认识,明确任务,更好地落实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各项规划。同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结合医改要求,院校举办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院校护理骨干培训班,达到凝聚护理队伍、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 举办了2011年度协和、北医、首医系统医院管理经验交流会。为扩大交流,交换与学习医院管理经验,院校举办了2011年度协和、北医、首医系统医院管理经验交流会,院校医院管理处、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管处、首都医科大学医管处及其各附属医院医务处处长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3.积极创建教研型医院。为加强院校临床学科建设,积极组织各医院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1年院校各医院共有10个专科获得资助,目前院校共有20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其中北京协和医院14个,阜外心血管病医院4个,肿瘤医院1个,血液病医院1个。阜外医院和肿瘤医院分别制订了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国家癌症中心的建设方案(草案),并分别在陈竺部长调研时向陈竺部长汇报,积极推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国家癌症中心的建设。

(八)努力实现院校空间发展新的突破

空间问题一直是困扰院校发展的瓶颈问题。为努力实现院校空间发展的新突破,2011年4月26日,院校启动编制院校创新园区(北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工作。成立了由总务长担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安排专门人员组织实施该项工作。该项目建设规模183,946平方米,总投资153,400万元。2011年7月项目建议书经院校领导班子务虚会审议。8月分别经过院校和卫生部两级组织的专家评审 。8月底上报卫生部 ,10月上旬卫生部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这是多年来院校的空间发展规划第一次走出卫生部进入发改委的论证程序。

其次,201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实体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就是进入了财政部小规模特色高校试点,解决了我校长期以来精英教育教育经费不足的困扰。

二、进入财政部小规模特色高校试点

为寻求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的财政支持,院校组织专人撰写了《医学精英教育的特点及资助模式的研究》,并于2011年1月11日和2011年3月31日两次向财政部教科文司专题汇报。

2011年11月2日财政部召开了“2012年小规模特色高校预算安排情况通气会”,将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6所大学列为小规模特色高校试点。北京协和医学院采取最高标准拨款。调整后,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财政拨款将达到2亿元以上,极大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按照财政部的要求,此项工作为试点工作,一年后反馈工作情况,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二年拨款。试点的政策导向是鼓励特色办学,鼓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拨款标准已经达到国内高校最高 。同时要求学校不能扩大招生规模,学生数超过5000人,则此政策停止,同时此项经费不允许用于大规模的基建 。

三、常规工作平稳推进

1.科研工作。根据已公布或掌握的数据显示 ,2011年院校共申报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539项,到位科研经费总数约为52216.28万元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资助275项(2010年190项),重点项目及重大研究计划共8项 。获资助经费11163万元(2010年为6044万元)。国际科技合作项目7项,获得资助2658万元。科技成果奖励2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申报293项(2010年178项),其中国际专利103项(2010年43项);授权专利80 项(2010年36项),其中国际专利6项(2010年7项) 。根据2011年12月科技部信息所公布的结果,2010年度发表科技论文450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达1222篇,比2009年度统计的结果(1111篇)增长了3.2% 。

2.教学工作。2010年我校共招生1384人 ,在校全日制学生为4317人,毕业生为946人。在岗博士生指导教师487人,硕士生指导教师713人。截至目前学校共获得国家级和北京市级“质量工程”项目13类68项。研究生生源不断改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平稳推进,11篇论文为校优秀博士论文,1篇论文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4篇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评选出72项为2011年创新基金项目。承办全国暑期学校——内分泌代谢学基础与临床进展学习班,承办皮肤病与性病学、血液学博士论坛。开设“协和讲堂”,提升研究生人文社会知识素养。通过清华大学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选派我校6位研究生与国外相关院校联合培养博士生,2位硕士应届毕业生到国外直接攻读博士 。经推荐和面试,我校2位博士生参加“优秀博士生出席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将护理学由二级学科博士点调整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成为首批具有护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校 。组织申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全科医学领域和临床病理学领域,扩大我校专业学位领域。学校划拨600万元专款用于学科建设 。

3.医疗工作。2011年院校6家医院共有床位数5140张,6家医院门急诊人次454.4万人,6家医院入院人数176641人。创新思路,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做好对口援藏工作,与西藏人民医院合作设立高原医学硕士点、培养定向临床研究生,共同申请重大专项课题。同时,将每年给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专项资助资金由80万提高到120万。2011年,院校派出了由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医院医护人员组成的11人医疗队赴藏。

4.产业工作。2011年7月16-17日和11月23-24日 ,院校分别组织召开“2011院校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研讨会”和“2011年院校科技产业工作会”。制定了《院校科技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讨论稿)》和《院校关于促进科技产业创新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截止到2011年12月,院校及所属各单位投资设立的企业共有78户,涉及制药、医药贸易、图书音像、科技开发、后勤服务等众多经营领域。2011年度,纳入院校国有资产基础管理范围的 53户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为140273.14万元,同比增长18.86 %;实现利润总额33712.47万元,同比增长21.81%,其中利润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6户,占全部企业的11.32%;100万元以上的企业16户,占全部企业的30.18%。企业上缴国家税金共计15460.50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5.国际合作。接待国(境)外来访28批105人次;短期出国(境)257人次;长期出国5人次。邀请270名外宾到下属所院访问。接待哈佛等学校交换学生6人,派出交换学生13人,交换教师2人。申请了4个CMB项目,1项获批,3项待批;获得外国专家局项目重点项目41项,普通7项,共计423万元。申请了一个“ 111”引智基地。授予名誉教授7人,客座教授1人。1人担任亚洲癌症中心联盟主席。组织大型国际知名专家学术报告会4次。组织和参与组织了一系列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如第一届吴宪·吴瑞国际学术研讨会、中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CAMS-NIH)、第四届协和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论坛、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第三届国际美容整形外科高级研讨会暨第一届中欧整形美容外科会议、首届国际微血管医学论坛等。

6.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党委的各项工作。以迎接校庆95周年为契机,进行协和文化整理和宣传,营造良好的院校文化;加强安全稳定工作,为中心工作保驾护航;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协调关系、沟通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优势;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认真落实两项待遇,倡和谐、乐晚年;加强对工会和共青团的指导。

面向2012年,人才问题、空间问题和机制体制问题依然是院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院校领导班子在深入研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确定了院校2012年的工作重点。

四、2012年工作重点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结合学科建设和重大科研专项的实施,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的规划。着力推进院校“十二五”高层次人才发展规划中第二层次“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青年千人计划)引进、加强创新团队的建设、加强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制定人才引进管理规定,发挥院校与所院两级积极性,建立稳定的人才资助经费体系。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岗位设置工作,力争上半年完成岗位设置工作。院校人力资源处(组织部)认真研究、制定标准,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业绩纳入二级所院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全面加强党委、党务工作

围绕院校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所院领导班子配备,加强年轻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结合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围绕“推动院校科学发展、促进院校和谐”开展专题活动。加强院校文化建设。以校庆95周年为契机,进行协和文化整理和宣传,营造良好的院校文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进党委的各项工作。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在所属医院中扎实推进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

(三)积极推进院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建设

开展制定《中国医学科学院章程》的相关工作,开展制定《北京协和医学院章程》的相关工作,包括调研、撰写、论证等工作。修订《院校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完善《新型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规划》并定稿。

(四)积极参与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 。进行院校学术委员会改选,加强学术委员会的职能。深入研讨、论证和制定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建设方案。适时适地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分院。

(五)推进北京协和医学院教学实体化工作

启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领导班子实化工作 。完善教学主体单位的学系建制。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师资队伍准入、考核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将小规模特色高校试点工作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相结合,做好八年制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办出特色,争取2012年有1-2个亮点向财政部汇报。 通过小规模特色高校试点,增加研究生培养投入,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

(六)整体推进院校空间与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园区(北区)建设项目,争取早日立项。积极推进与大兴医药产业园区的合作。积极推进重点实验室和内设研发中心的建设。

(七)强化医疗工作内涵建设

积极参与国家医改工作、探索公立医院管理机制改革与创新。探讨 “强专科、综合性” 的专科医院发展模式。加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积极发展临床医疗新技术。

(八)举办北京协和医学院95周年校庆和中国医学科学院56周年院庆

2012年适逢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95周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56周年。院校将成立院校庆办公室。举办院校庆年系列活动,包括学术活动、社会服务、师生活动、校友互动、国际交流活动。加快推进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友会的申请筹备和筹备成立工作,争取在庆祝大会期间召开校友大会,完成校友会的成立工作。举办院校庆活动,包括庆祝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95周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56周年大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第九届科学年会、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五届医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等系列活动。

(九)推进院校国际化发展

建立中国医学科学院科学发展国际咨询委员会。初步建立二级所院国际化评估指标体系。组建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教育国际顾问委员会。拓展、加强院校与国际一流医学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一报(院校报)一刊(英文学术期刊)一会(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前沿系列研讨会(暂名))一网(院校网站)”的建设。

(十)举办2012年度院校系列会议

举办院校科技大会,总结、表彰院校科技工作成果,制订科技发展规划,全面提升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举办院校医疗工作会、教育工作会、科技管理工作会、人才工作会和思想建设与宣传工作会,结合院校工作会确定的重点工作,部署工作、制定计划,保障院校2012年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举办院校战略发展研讨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研讨会、国际合作与交流研讨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研讨会,研讨院校在新形势下事业发展思路与举措。结合院校庆,举办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五届医学教育国际研讨会,探讨八年制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各位代表,同志们!2012年是院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让我们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冲劲、奋勇争先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2012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动“十二五”各项工作,全面实现院校发展目标, 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继续贯彻科学发展理念,推动院校科学发展,促进院校和谐,为“十二五”规划既定目标的实现开好局、起好步!